第十五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5月16日至2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,hi合乐在线客服统筹集团优势文化资源积极参展,重点推介六大类别的文化产业项目,面向全球谋求合作开发,共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舞台艺术创作和演艺市场开发招商项目
引进资本,
创作生产艺术作品,
研发文化衍生产品,
融入“一带一路”,
开拓国内外演出市场。
集团拥有四大国有艺术院团,是辽宁的靓丽文化名片。辽宁人民艺术剧院(辽宁儿童艺术剧院)、辽宁歌剧院(辽宁交响乐团)、辽宁芭蕾舞团、hi合乐在线客服(辽宁民族乐团)每年创作生产近10台剧(节)目,涵盖话剧、芭蕾舞剧、歌剧、儿童剧、杂技剧、交响乐、民族音乐等多个艺术门类。加之各艺术院团保留剧目,每年可演出优秀剧(节)目40余部。
话剧《祖传秘方》剧照
话剧《开炉》剧照
话剧《父亲》剧照
长子情怀—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交响音乐会
歌剧《图伯特》剧照
歌剧《雪原》剧照
芭蕾舞剧《花木兰》剧照
芭蕾舞剧《八女投江》剧照
大型舞蹈诗《月颂》剧照
杂技《敦煌》剧照
文化创意产业招商项目
联合文化创意公司,
打造辽宁优秀创意产品品牌。
设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,
在阵地(线下)销售,
开发建立线上网络销售平台或网上商城。
集团拥有大量优质文化资源,辽宁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12万件/套,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,品类丰富、特色鲜明。辽宁省图书馆古籍文献的收藏量已达到61万余册,其中尤以天禄琳琅藏书、陶湘“闵凌刻”藏书、殿版书、稿抄校本等最具特色。
唐摹王羲之—门书翰卷
簪花仕女图
辽宁省图书馆古籍阅览室
稿本《聊斋志异》
宋刻本《抱朴子内篇》
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招商项目
梳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,
探索尝试数字化出版。
《古塔辽宁》文化专题片
《辽河文明》文化专题片
《辽砚》文化专题片
集团通过数字化整合方式,全面挖掘、梳理辽宁地方资源,已完成制作文化专题片40余部,约600多集,合计200小时。包括《古塔辽宁》《一宫三陵》《辽宁长城》《薪火相传辽宁国宝》《辽河文明》《辽宁名人故居》《辽西走廊》《辽海情韵》《辽宁老字号》《辽砚》《传承》《辽宁满族文化》《记忆中的老工厂》《辽海往事》《辽宁建筑与名人》等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建设项目
融合传统手工技艺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,
推出民俗文化产品、旅游纪念品,
传播辽宁地域文化,
促进文旅融合发展。
辽宁目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7项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8项;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8人,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8人。
秉承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传承发展”的工作理念,辽宁非遗保护实践成绩斐然。非遗生产性保护始于2012年,囊括全省90多项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,围绕雕刻类、刺绣布艺类、民俗物件、文化创意衍生品研发等内容,开展调研、研讨、样品开发,实现了皮影雕刻作品、刺绣服饰、东北民俗物件等非遗产品与市场接轨,践行了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辽宁省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项目
有效利用馆藏文物资源,
开展数字化博物馆建设,
打造“多媒体云辽博”。
以此为开端,
推进集团数字化项目建设。
辽宁省博物馆外观
古代辽宁展厅
辽宁省博物馆是一座以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的综合性博物馆,占地面积8.3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,共有22个现代化展厅,展陈面积2.4万平方米,是目前已开放的省级博物馆建筑面积和展出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之一。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,2009年被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。
辽歌大院文旅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
挖掘辽歌大院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,
注入文化艺术元素,
融合文化与旅游发展,
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区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、文化消费示范区、文化创客聚集区、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试验区、文化艺术生活体验区和市民休闲娱乐聚集区。
“辽歌大院”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,占地面积85800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104495平方米,公建面积25795平方米,是沈阳市城区内为数不多的,风貌保存完整的近现代建筑群。
“辽歌大院”素有艺术家摇篮之称,是辽宁舞台艺术的发祥地,是鲁艺精神的传承地。辽宁四大省级国有艺术院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、辽宁歌剧院、辽宁芭蕾舞团、hi合乐在线客服在这里产生、发展、壮大,辽歌大院是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辽宁籍舞台艺术人才的精神故乡。长期以来,院内及周边已经积累聚集了大量文化服务、培训等机构,形成了较高的文化氛围,具备文旅融合开发的基础条件。
2019年1月,集团成功注册“辽歌大院”商标,注册项目包括29个类别,近300个小项,涵盖了艺术品、服饰、食品、日化、广告、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。